知識中心

一文讀懂:如何構建智慧建築資產管理體系

本文深入探討如何利用物聯網(IoT)技術構建智慧建築(Smart Building)資產管理系統,解決傳統建築資產管理中面臨的低效率、資產流失及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不足等痛點。通過資產數字化、基礎設施部署、平台整合及流程重塑,智慧建築能實現資產的可視化、可控化及可預測性,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並保障資產安全。同時,智慧建築還可助力綠色節能目標,推動建築管理的全面數字化轉型。

一、傳統建築資產管理的“世紀難題”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寫字樓、醫院、工業園區和機場車站中,傳統建築固定資產和關鍵設備的管理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挑戰。傳統方式高度依賴人工台賬和定期盤點,設備故障、運維效率低下以及資產流失嚴重是管理者面臨的主要難題。:

  • 盤點效率低下:一次全面的資產盤點往往需要耗費數日甚至數周,需要停工停產,投入大量人力,結果還常常出現差錯。
  • 位置信息不准:“東西明明就在這棟樓裡,但就是找不到!”——昂貴的移動設備、專用工具、備用零件常常因無法快速定位而“形同虛設”。
  • 生命週期管理缺失:設備何時購入?何時需要維護?何時報廢?缺乏動態數據記錄,導致預防性維護不足,要麼“過度維修”,要麼“維修不足”,設備意外宕機風險高。
  • 資產流失嚴重:由於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資產(特別是高價值資產)的被盜、遺失或擅自移動現象難以追溯和防範。

這些問題不僅增加了運營成本,還帶來了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巡更巡檢工作通常依賴人工記錄,數據分散且難以追溯,導致問題無法精准定位,甚至錯過最佳維修時機。

隨著建築規模的擴大和設備種類的多樣化,傳統管理方式顯得力不從心。管理者需要應對設備生命週期管理、實時數據採集與分析、以及跨部門協作的挑戰,但缺乏有效工具來實現這些目標。如何提升設備維護的效率、確保資產安全並降低運營成本,成為每一位建築管理者亟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這些痛點,智慧建築資產管理體系的構建已成為必然趨勢。

構建智能建築有助於企業更好地掌握內部資產的運行情況,優化運營效率

二、IoT技術:為智慧建築賦予“生命”的神經末梢

智慧建築的構建不僅是技術發展的必然,更是解決建築管理痛點的核心手段。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築規模和複雜程度不斷提升,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化建築的需求。智慧建築通過數字化手段,將建築資產、設備和運維流程進行深度整合和優化,從而實現設備的可知、可控和可預測。

智慧建築的核心在於“數據驅動”,通過實時採集和分析建築運行數據,管理者可以精准掌握設備狀態、優化資源配置,並及時響應突發事件。尤其是在高密度城市環境中,智慧建築能夠有效解決空間有限、資源稀缺的問題,為建築運營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解決方案。此外,智慧建築還推動了可持續發展,通過能耗監測和優化,實現綠色節能目標,降低碳排放。這些都是傳統建築無法實現的優勢。

三、三步構建智慧建築IoT資產管理體系

第一步:資產數字化——定義“身份”

為每一件需要管理的資產粘貼或安裝合適的IoT智能標簽(如RFID或UWB標簽),並在資產管理平臺中錄入其詳細信息(名稱、型號、採購時間、供應商、保修期等),建立一一對應的數字身份。這是所有智能操作的基礎。

  • IoT傳感器是智慧建築的基礎組件,用於採集設備運行數據,如溫度、濕度、振動、能耗等。傳感器安裝在設備上,通過無線網絡將數據傳輸至中央系統,管理者可以實時掌握設備狀態,提前發現潛在故障。
  • RFID(無線射頻識別)標簽可用於資產標識和定位。每個建築資產都可以綁定一個RFID標簽,通過讀取器快速識別資產位置和狀態,避免資產丟失或錯位,同時提升巡檢效率。
  • 藍牙和NFC技術在近距離數據傳輸中具有優勢。例如,巡檢人員通過手機或手持設備掃描NFC標簽,即可快速獲取設備信息並記錄巡檢結果。藍牙技術則適用於設備間的自動連接和數據同步,進一步提高運維效率。

第二步:基礎設施部署——搭建“網絡”

根據建築的物理環境和資產管理精度要求,科學部署讀寫器、定位基站、物聯網關等基礎設施,確保需要覆蓋的區域網絡信號無死角,能夠無縫捕獲資產標簽發出的所有數據。

IoT設備採集的數據匯總至雲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管理者可以生成設備健康報告、預測故障並優化維修計劃。這種數據驅動的方式不僅提升了管理效率,還實現了設備維護的預見性和精准性。

將資產管理系統與物聯網(IoT)技術結合,實現智能化資產管理,打造智能建築

第三步:平臺建設與集成——打造“大腦”

智慧建築不僅是控制燈光和空調,更是對核心資產和運維流程的深度數字化。通過IoT技術,我們將冰冷的資產和繁瑣的巡檢變得可知、可控、可預測,從而幫助管理者降本增效,保障安全,最終實現建築的真正“智慧化”。

需要構建真正的智慧建築,這個平臺應具備以下核心功能:

實時監控與數據采集:

借助IoT傳感器、RFID標簽、藍牙和NFC技術,實時採集建築內所有設備的運行數據,包括溫度、濕度、能耗、振動、壓力等關鍵指標。實現設備狀態的實時監控,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有助於快速發現故障,減少設備停機時間,保障建築的穩定運行。

數據分析與故障預測:

平臺需要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通過採集到的運行數據,可生成設備健康報告、運行趨勢分析和故障預測模型。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預測設備故障和優化維護計劃, 減少突發停機事件,優化維護成本。。

資產全生命週期管理:

平臺應覆蓋資產的整個生命週期,包括資產登記、採購、安裝、使用、維護、升級和報廢等環節。全面掌握資產動態,減少資產丟失和重複採購,提升管理效率。

智能巡更巡檢:

平臺需要支持巡檢任務的智能化管理,包括任務分配、實時記錄、數據上傳和報告生成。NFC標簽和移動端應用結合,巡檢人員可通過掃描標簽快速記錄設備狀態,並上傳至雲端系統, 提高巡檢效率,減少人工記錄的錯誤,同時確保數據的可追溯性。

可擴展性與定制化:

為了滿足不同建築類型的需求,適應企業未來技術發展,平臺需具備高可擴展性,能夠根據建築規模和需求進行功能擴展,同時支持定制化服務。

通過以上核心功能,一個智慧建築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對建築資產和運維流程的全面數字化管理,幫助管理者降本增效、保障安全、提升運營效率,最終實現建築的真正智慧化。

實時監控各種設備數據,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為企業提供最佳戰略解決方案

四、流程重塑與落地——激活“價值”

資產管理體系的智能化,絕非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管理理念的深刻變革。它是構建智慧建築的堅實基礎,讓曾經“沉默”的資產變得“透明”、“可控”、“智能”。

SAMEX EAM(企業資產管理系統)將建築資產的全生命週期管理數字化,從資產登記、維護計劃到故障處理,提供一站式服務。結合IoT傳感器和RFID技術,SAMEX EAM 能夠實時監控設備狀態,生成數據報告並優化維修計劃,為建築管理者提供高效、精准的管理工具。

313FM 雲巡檢方案通過移動端應用和雲平臺,將巡檢任務數字化。巡檢人員可以通過掃描NFC標簽快速記錄設備信息,上傳至雲端系統,並自動生成巡檢報告。結合IoT技術,313FM 方案還支持設備故障預警和維護計劃優化,顯著提升巡檢效率和數據可追溯性。

通過這些解決方案,智慧建築資產管理體系不僅能解決傳統管理的痛點,還能幫助建築管理者實現真正的數字化轉型,邁向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續的未來。

通過以下方式優先與我們取得聯係

WhatsApp

WeChat

LINE

敬請致電

Hong Kong: +852 8111 4289

掃描微信二維碼與我們取得聯係

WeChat

WeChat ID: 183 2088 6254